【先锋一医•新锐十佳】祝涛:负“重”致远
市融媒体中心开设专栏《先锋一医•新锐十佳》,一起致敬白衣战士!
“立即实施心电除颤,上呼吸机!”1个多小时持续心肺复苏、用药后,听着患者越来越强劲的心跳声,祝涛松了口气:这个一只脚已踏进“鬼门关”的患者,总算从死神手里“抢”过来了!
松滋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祝涛,以独有的冷静与智慧,科学、精准地实施一次次重症抢救。生死关头,与死神对决,听生命“涛”声!
救命先拼命:24小时输血近1万毫升救活花季少女
2021年,一名20多岁的女孩遭遇车祸。进入ICU时,女孩头面部、胸部、骨盆严重骨折、四肢多处骨折,皮肤软组织撕脱,全身10余处严重外伤,并失血性休克。情况危急,命悬一线!
“一秒钟都拖不得!”输液、输血、清创缝合、骨折牵引、升血压、气管插管……祝涛凭着丰富的经验和冷静的判断,第一时间迅速确定抢救方案。全科室全员上阵,全力抢救。
输液1万多毫升,输血近万毫升!一天一夜的抢救,祝涛的心始终提在嗓子眼。最终患者血压稳定了,但因为肺部挫伤、抢救输液多又出现肺水肿、全身浮肿,查房后迅速制定了床边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计划。逐渐患者呼吸稳定,保住了一条20多岁的生命。这2天的抢救,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经手术治疗,女孩恢复出院。
“真正的生死时速!”祝涛说,重症抢救的救命,很多时候是重症医学人在拼命抢时间。
近年来科室每年收治危重病人1000余人,成功抢救了严重多发性创伤、各种急性中毒、脑出血、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严重心衰肾衰、中暑、溺水、电击、破伤风、各种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患者的生命。
走进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经鼻高流量给氧装置、纤维支气管镜、血液净化装置、除颤仪、心肺复苏机等高端仪器设备,应有尽有。
“设备要硬,技术也要硬。”祝涛介绍,重症医学科涉及知识面最广,要求医生对所有专科的危重症都要掌握。2000年入职市人民医院的祝涛,先后多年在内科、急诊、120急救、感染性疾病、心血管、呼吸等多个科室或部门“转科”,成为临床“多面手”。
除了高端设备和高端技术,更靠的是生命至上的坚定信念。
2018年,一名高龄老人口服有机磷农药甲拌磷数百毫升,抢救时意识已昏迷,并呼吸衰竭。祝涛和同事们经过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洗胃、解毒、血液灌流等抢救,老人终于恢复意识。但迟迟不能脱离呼吸机,并发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经过气管切开、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抗感染、抗血栓、营养、功能康复等综合治疗,成功治愈。23天漫长的救治,祝涛都是亲力亲为,经常是守在病人身边,不断给老人加油、鼓励、安慰,最终创造了科室最高龄急性中毒患者成功救治的记录。
“生死就在毫厘之间”。高压下的重症医学科,几乎每天都在与死神“扳手腕”。
一幕幕起死回生的奇迹背后,是祝涛在专业之路上的勇毅跋涉。
2007年,市人民医院组建重症医学科。“3个医生,4张病床。”从设备,到人员,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是重症医学科的起点。
迎难而上!祝涛通过苦学钻研,2008年到武汉同济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后取得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资质,先后成为荆州市急诊医学分会委员,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集团急重诊医学第一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荆州市重症医学质控组成员,熟练掌握危急重症抢救技术,凭着对异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决策,带领团队成功救治了无数危重病患者。
2013年,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带领科室成功创建县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2016年,我市某地发生食物型霍乱。患者送重症医学科救治,祝涛第一时间判定为霍乱,及时联系会诊,甄别出首个霍乱患者。“吹哨人”祝涛,为防止疫情扩散,赢得了宝贵时间。
“重症医学科重如千钧,我们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祝涛忘不了,有一年大年三十,高烧39°的他奋战24小时,不眠不休,抢救了4名重症患者;2020松滋疫情期间,积极投入一线抗疫,进入改造病房工作,全科人员成功救治多名确诊重症患者,构筑起坚固的抗疫堡垒。
“对决”死神,重任千钧!祝涛和他的团队,正上演一幕幕生命的奇迹,倾听一阵阵生命的“涛”声!
编辑:骆 旋 审核:吴文超
整理编辑:宣传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