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开启“速冻”模式!医生提醒:这几种疾病要当心
松滋也开启“速冻模式”
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
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高。初冬气温变化大,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天气转冷,户外活动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出现心肌缺血。
为此,市民需要每天坚持测量血压,按医嘱服药治疗,规律作息,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减少油脂和盐的摄入。
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要格外重视。
冬季脑梗“说来就来”
冬季是脑梗的高发季节,特别是许多老人是晚上上厕所或者是早上一起来就发生中风了。这段时间也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在晚上睡眠时,人处于静止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加,这也是中风高发于这个时段重要原因。
专家提醒,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眩晕伴呕吐等症状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中风急救分秒必争做到三早:早识别、早求救、早溶栓。
不仅如此,气温骤降 小心“爆血管” ,诱发脑出血,尤其是脑出血高危风险人群!气温骤降,脑出血、脑血管以外爆裂都易出现。和天气冷了各地水管容易爆裂一样道理,有原发病史的患者的血管在这种季节也特别容易爆。
预防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
寒冷的天气来临,受凉、淋雨、气候突变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随之增加。冷空气尤其会诱发老年、儿童等群体呼吸系统疾病,如流感的暴发流行,继而出现咳嗽和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要注意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过于寒冷食物会引发消化不良和顽固性呃逆等消化系统疾病发生。
多饮水可促进呼吸道黏膜分泌,保护呼吸道,这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如果是身体比较弱,或者是一些高危人群,这时就应该要考虑到药物预防,比如说可以进行接种预防呼吸道疾病的疫苗。
有消化道疾病的病人在天气变得寒冷时尤其应注意起居饮食的规律,工作适度,精神放松。饮食忌生、冷、粗、硬和刺激性食物,如烈酒、浓茶、浓咖啡、生姜、大蒜,忌食过甜、黏性较大且不易消化的食物,也勿过饥、过饱。注意保暖,生活要有规律。
气温骤降,预防感冒流行
对于流感,医生提醒,孕妇、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症状,应尽快就医、尽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以期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播疾病,其特征是传播速度快,易感人群多,容易爆发流行,并且这种疾病的潜伏期比较短。临床上多表现为肌肉酸痛、发烧、无力等症状。
专家还提醒大家,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最好减少出门,出门时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天冷了骨折多谨慎行动勤补钙
冬天气温低,人的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运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寒冷刺激下,还有诱发腰痛、肌肉痉挛等。另外,为了防寒保暖,冬季人们通常穿得比较臃肿,动作灵活性、身体协调性都受到影响,而且冬季人体骨骼僵硬脆弱,很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
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在寒冷的天气里尽量减少出行,出行时最好是有人陪伴或者辅助拐棍等等,不要穿易滑的塑料底鞋。在室外锻炼时,要尽量避开结冰的路面,室内运动也要充分进行准备活动,伸展肢体,进行“预热”。另外老年人骨质疏松,平时要加强营养,注意饮食搭配,多摄取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多补充钙质,增强骨质坚韧度。
(素材来源网络,侵删)
编辑:骆 旋 审核:吴文超
整理编辑:宣传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