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有可为: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成功完成一例经桡入路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
近日,我院神经内科成功完成一例经桡动脉入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神经介入诊疗技术又迈出跨越式的一步。患者为67岁的男性,既往有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该患者因左侧肢体无力症状持续2天,并在近2小时内加重而入院。经诊断,患者患有急性脑梗死。脑血管检查显示,其双侧颈内动脉存在重度狭窄,接近闭塞状态。鉴于此情况,患者的病情可能随时恶化,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肢体偏瘫、昏迷、脑水肿、呼吸循环障碍,甚至面临死亡的风险。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与荆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陈立主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共同制定了治疗方案。在与患者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决定首先处理一侧颈内动脉的重度狭窄问题。在患者首次住院期间,紧急进行了“经股动脉右侧颈内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手术后血流开通情况良好,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一个月后,患者再次入院接受了左侧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经股动脉入路是脑血管介入手术的常规方法,它具有较高的成功率。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显著的风险,包括入路部位出血并发症较多,如假性动脉瘤、腹膜后血肿、动静脉瘘和动脉闭塞等。此外,患者在术后需要严格卧床24小时,这限制了他们及时下地活动,从而增加了坠积性肺炎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风险。目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已成为治疗脑血管狭窄和闭塞的有效方法。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通过穿刺皮肤,沿颈动脉送入一根导管,再通过这根导管,在颈动脉狭窄的部位植入支架,使颅内血流通畅,从而达到微创治疗的目的。与传统的股动脉入路不同,经桡动脉穿刺支架植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路径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无需长时间卧床等优势,尽管这要求手术医生具备更高的技术,操作过程也更为复杂。患者在第二次入院后,通过右侧桡动脉穿刺,成功地在保护远端脑血管的同时进行了病变血管的扩张和支架植入。术后,左侧颈内动脉狭窄得到了显著改善,血流恢复顺畅,患者自主活动良好,患者及其家属对此非常满意。他们表示,手术后第二天患者就能下床活动,这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极大地降低了家属的护理负担,提升了就医体验。松滋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常规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取栓术、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等神经介入治疗项目。该团队致力于不断突破技术瓶颈,通过应用各种神经介入技术,旨在降低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为服务区域内的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安全、更舒适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1、穿刺点血肿发生率低;
2、穿刺部位浅,疼痛感较轻;
3、降低介入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肢体关节活动不受限,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4、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5、可避免暴露患者私处而更易于被接受。
科室简介

松滋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2012年9月,2016年被评为"湖北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2019年12月荣获"防治卒中中心”称号,2020年8月评定为“荆州市卒中急救地图定点医院",2021年升级为国家级“综合卒中防治中心”,2021年被中国卒中学会授予“基层血管健康管理中心示范单位”。神经内科现有医护人员34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拥有国家级脑心健康管理师2名。设神经内科普通门诊和神经专科门诊,年接待病人约15000人次。住院部设2个普通病区和1个NCU危重监护病区,开放床位100张,年出院病人约3000余人次。能进行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术、动脉取栓、脑血管造影及颅内血管支架植入术、卒中患者的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心理评测检查、认知障碍评定、视频脑电图、运动障碍、眩晕、头痛及中枢系统感染等专科疾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


素材来源:神经内科 通讯员 文伟巍
编辑:骆 旋 审核:吴文超
整理编辑:宣传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