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市人民医院骨二科:陈林团队如何击溃"最后一次骨折"魔咒!
股骨颈骨折,不再可怕

股骨颈骨折,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的词汇,其实是老年人中尤为常见的一种伤害。它通常由于跌倒或其他低能量撞击导致,尤其在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女性中更为普遍。据统计,这类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4%,且并发症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这里,股骨颈骨折不再是不可战胜的敌人。一旦发生股骨颈骨折,患者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骨外二科的医生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恢复患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优选方案。
髋关节置换,重获新生

髋关节置换,又称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将人工假体(包含股骨部分和髋臼部分)利用骨水泥和螺丝钉固定在正常的骨质上,以取代病变的关节,重建患者髋关节的正常功能。这一手术不仅适用于髋部骨折的患者,还是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常用手术方式。在骨外二科,医生们采用精准的手术方式,结合全程个体化的康复方案,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关节功能,重获新生。
在骨外二科的病区走廊上,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温馨而鼓舞人心的场景。患者在护士或家属的细心陪伴下,手扶助行器,在走廊里迈出坚定的步伐,一步步恢复着关节的功能,提升着生活的自理能力。这些勇敢的患者们,都曾经历过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严峻考验,但正是得益于骨外二科的快速康复理念,他们得以重获新生。
早期康复,重塑希望

“早期下床,早期活动,早期康复”——这是骨外二科团队始终追求的目标。他们关注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注重人文护理服务,医生、护士与患者紧密配合,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从康复计划的精心制定,到辅助器械的正确选择,再到骨外二科康复交流群的建立,每一项措施都旨在助力患者更快地走上康复之路。通过定期评估患者康复进展,调整训练强度,他们打破了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提高了患者术后早期下床的成功率,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满意。
专业团队,守护健康



专家提醒:若出现髋部疼痛伴行走障碍,请立即就医。对于65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早发现早干预,让"银发族"依然能稳健前行。
专家简介

陈 林




副主任医师,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骨外二科主任
曾任急诊外科主任,创伤中心业务主任
专业成果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会员,荆州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荆州创伤显微骨科质控中心委员。2002年武汉同济医院骨科进修一年,先后参加2016年9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脊柱显微镜辅助技术动物操作培训班,2017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举办的第一届CAOS脊柱显微理论与实操技术研讨会尸体操作培训班,2017年5月广州中国医师协会CAOS--AOSpine培训班,2017年12月中山大学脊柱内镜规范化培训脊柱微创技术培训班,2019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脊柱显微技术精修班及微创脊柱外科培训班。2019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OLIF高级培训班,2019年10月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脊柱微创研讨班暨第二届贵州省脊柱神经外科微创技术培训班学习。



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骨科脊柱,关节类复杂病种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复杂骨关节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髋关节置换,脊柱骨折,结核,滑脱的开放手术及微创手术。每年主持完成新手术开发3-5种,已完成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VCD矫形术;腰椎结核并不全瘫前后联合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复杂的骨盆髋臼骨折前后联合入路,Stoppa入路,腹直肌旁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胸3椎黄韧带骨化切除术,微创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巨大椎间盘切除术;微创显微镜下股骨上端巨大骨囊肿刮出植骨融合术;显微镜辅助胸椎前路巨大腹侧脊膜瘤摘除术;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微创脊柱骨折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微创跗骨窦切口开放复位内固定跟骨骨折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形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各种保膝,保髋术。
素材来源:骨外二科 通讯员 杨 双
编辑:骆 旋 审核:吴文超
整理编辑:宣传